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简报 >> 正文

学工简报2014年第1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4-29 [来源]: [浏览次数]: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学生工作简报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学生工作处主办 (总第64期) 2014528

本期导读

我院隆重举行第十四期党校开学典礼

★我院乒乓球协会在第五届“汤逊湖”杯十二校乒乓球联赛中获奖

★武陈奇宇同学入选首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候选人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

★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十二年就业引导路 二十四年育人情

我院隆重举行第十四期党校开学典礼

3月23日,我院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党委书记郭建中、副院长黄甫清、党校专职讲师夏桂明、学生工作处处长付学江、各系党总支书记以及395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参加本期培训的395名学员都是从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中经过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层层选拔产生的,涵盖了全院各系四个年级。为保证学习质量,将学员按院系分为2个培训班和7个学习小组,以教师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小组组织社会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

副院长黄甫清要求大家要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希望同学们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是第一要务”的精神,要有追求、有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品德的培养。

院党委书记郭建中代表院党委对全体学员参加党校学习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郭书记对党校培训班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党校学员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郭书记通过时事新闻,阐明学生入党的目的、意义以及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素养。郭书记指出,同学们应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郭书记要求全体学员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严守党校学习纪律,通过系统学习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仪式尾声,由学工处处长付学江宣读党校纪律和培训计划。

我院乒乓球协会在第五届“汤逊湖”杯

十二校乒乓球联赛中获奖

4月12日下午,由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第五届“汤逊湖杯”乒乓球比赛,在学院体育馆圆满闭幕。共有12所高校派出队伍参加比赛。

本次赛事,由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协会主办,我院以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汉口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法商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校参赛,共计12只队伍120余人参与角逐。赛事历时两天,赛程精彩纷呈。

我院健儿们在金海燕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在本次比赛中勇于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

陈奇宇同学入选首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候选人

日前,由新华社湖北分社和湖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的首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将面向湖北省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寻找在学业创新、自主创业方面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子。

我院电子信息科学系陈奇宇同学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入围80名候选人名单(投票代码006),目前,投票火热进行中。活动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

陈奇宇同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曾任联创电子协会会长,班级助理辅导员;学习成绩突出,曾获优秀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等。

据悉,根据网络投票情况以及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最终将评选出10名最优秀大学毕业生,授予“长江学子”称号,20人授予“长江学子”提名奖。获奖者将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基金奖励。

活动网址: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

2014年5月16日,我院在北教503教室举办教风学风建设--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常务副院长陈祖兴、副院长黄甫清、钟明智、学生工作处处长付学江、教务处处长刘圆圆、后勤保卫处处长蔡能涛等领导与各系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开始,黄院长为大家介绍了同学们最关心的新校区建设情况。黄院长指出,预计在未来的一年中,珞珈学院将实现校区搬迁工作,学生关心的各项问题也即将得到解决。

接着,各位院领导与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谈话。各系学生代表就自己关心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展开了提问。学生代表发言积极,准备充足;问题相关部门领导也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院领导征集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代表也了解了学院的观点与用心。

会议结束时,学院领导公布了学院主要职能部门的办公电话以及主要领导的联系电话以方便学生传达自己的需求与提议。院领导表示,这样的座谈会还将继续展开,学院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将继续开展。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加强了学院与学生的沟通,促进了双方工作的开展。

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十二年就业引导路 二十四年育人情

——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林玲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林玲,女,汉族,1963年9月生,福建福州人,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92年开始担任辅导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讲师,同时身为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

二、工作情况

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林老师已经走过了24年的岁月,从一名班主任,成长为如今电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林老师在人生导航、就业引导这条道路上付出了太多太多。24年来,周围环境在变,人生阅历在变,心态经验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林老师对辅导员工作的初心和对学生的挚爱,是对做好学生人生导师这个角色不断探索的砥砺前行。

就业引导,她是学生心目中的“生涯导师”

1990年,林玲老师带着一份二十岁年轻人独有的青春热情,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开始了她在交大的第一段职业生涯,然而这期间的班主任经历,却让她的心与学生连在了一起。她喜爱和学生相处时那种心灵交融的默契,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感动,更加骄傲于学生每一个细微之处的进步。就这样,从92年开始,林玲老师成为了电院一名普通的一线学生工作者,一名普通的辅导员,这一做便是24年。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的本科生教学重心由徐汇校区整体转移到闵行校区,而当时学校的行政科研重心仍在徐汇校区,此时的电院,急需一名辅导员率先在闵行校区打头阵,并承担就业指导工作。此时的林老师已经有11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她深知学院正需要一名能挑起就业工作重任的辅导员,于是,她选择了站出来,接受工作的挑战。她在全校率先牵头成立了“职业发展中心”,更在多年经验的积累中创造性的建立起“毕业联络员”工作网络。如今的林老师,每年承担近千名电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说,交大电院的学生从来都是就业市场上的“宠儿”,但正是因为如此,林玲老师更想让学生明白求职背后真正的意义,明白大学生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么多年来,林老师的办公桌前永远是最热闹的,几乎每天都要向数十名学生进行求职辅导、接受来自学生各方面的求职咨询,而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并了解行业态势,她不遗余力的带领学生走进各类企业,近距离参观学习;她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建设,告诉他们“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她依靠多年积累的一线工作经验编写了《电信学院就业工作指导手册》,更紧跟时代潮流,督促自己学会微信、微博、飞信这些广受年轻人追捧的聊天工具,不为娱乐,只为能跟学生更好地对接信息推送渠道。她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时间长度,却从未因循守旧,而是不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创新,从“收集求职学生电子简历、面向不同就业单位分类推荐”,到开通“电院职业发展中心”官方微博,再到开设“职业灯塔”微信公众号,林玲老师甚至比很多年轻教师都更熟悉新媒体的操作,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时间,常人难以想象……

12年就业引导工作,24年学生工作生涯,让林老师桃李满天下。在林老师带过的学生中,亦不乏各界翘楚,不论是现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处长的吴金城,还是曾任上海交大电院电子系主任、现任电院院长助理的王新兵,亦或是现在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一线工作者,都曾在学生时代受到过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更值得一提的是,林老师紧跟国家需求与时代步伐,结合学校、学院多方力量,积极为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营造氛围、提供引导和帮助。在林老师和电院广大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每年都有3、5支团队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而且中不乏百姓网、米哈游、掌门新锐这样的成功案例。如今的他们,已然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创业团队也早已走过最初的稚嫩,发展为成熟、规范的企业,但回想起自己的学生生涯,无一不对林老师充满感激。百姓网CEO王建硕就曾这样回忆道:“林老师是在交大对我帮助最大、影响最多的一位老师,她对我的很多重大选择都有过决定性的帮助,我衷心感谢林老师对我的培育之恩,并一直非常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辅导员。”

林老师从事就业引导工作12年,就在这个岗位上不断前行了12年。在全院师生的大力配合下,林玲老师带领的电院职业发展中心在就业工作中连年取得各项突破,连续12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而林老师本人也被广大学生奉为“生涯导师”。不仅如此,林老师个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思政教师称号,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思政之星称号,同年获得上海市就业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201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评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每当提起这些荣誉,林老师总是充满感恩地说:“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我的工作团队,属于电院这个大家庭!”因为在林老师看来,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看到一张张光鲜亮丽的奖状、奖杯、奖牌,而是看到学生脸上的一抹抹笑容,看到他们事业有成后荣归母校的骄傲与自豪。

延期帮扶,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心灵导师”

从最初一名刚接触学生工作的“班主任”,到学生心目中的“生涯导师”,这样的蜕变背后,是大家看不到的汗水和付出,但对林老师这样一名从事学生工作长达24年的“老”辅导员来说,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因此,在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之后,除了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林老师还挑起管理全院延期学生的重担,每年管理的延期学生达80人之多,这80多位未能正常毕业的学生,或因学习基础薄弱,或因沉迷玩乐,或因遭受重大打击,或因生理心理疾病,等等层出不穷的原因,最终造成了无法按时顺利完成学业。而在这80多位学生的背后,都有个曾经自豪如今却深陷绝望的家庭,他们亟待寻求帮助、找到希望、走出迷茫,对这些学生的帮扶引导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学生工作困境,甚至造成稳定工作隐患。在这样的难点工作面前,或许很多辅导员会望而却步,但林玲老师又成为了那个迎难而上的人。在林老师看来,每一个延期学生的身上,都有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开篇和经过也许有些令人忧伤,但林老师坚信,她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些故事都能收获圆满的结局。她深知自己是这些学生延期阶段的精神支柱,她把自己当做这些学生的“知心人”,她有很多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每年几十名延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她陪每一位学生谈话、沟通,帮助他们找准问题,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她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就业指导经验,与学生一起放眼职场、展望未来;她熟知每一位延期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他们点对点进行就业推荐,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他们反复推敲、修改简历…..她渴望用她力所能及的爱去化解学生心目中的疑虑和踌躇,她告诉学生,“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跳舞”。曾经有一名延期学生,不仅存在严重的学业困难,精神状态也随之低沉,并且越来越抵触与辅导员交流,林老师接管这名学生以后,多次与其促膝长谈,终于在一次次交谈中、从学生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学生对于“军人”这个概念有着超乎想象的执着和热情,就这样,林老师积极鼓励他应征入伍,去军营实现自己的价值。经过两年的锻炼,重返学校的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顺利完成学业,如今更在上海市政法系统工作,在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受过林老师帮助的学生不计其数,曾有一名经过延期后取得学位的学生这样对大家说:“延期对我来说就像噩梦一样,还好林老师在我身边,陪我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24年育人路,林老师带过的学生太多太多,受过林老师帮助的学生也太多太多,也许很多事、很多感谢的话在记忆中已不那么真切,但林老师总说,她永远不会忘记当她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话时眼泪夺眶而出的感觉,“在一名学生成长的岁月长河中,我们能做的那么少、能陪伴同行的日子那么短,可这一切都那么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足以点亮他们人生的光辉,只要我们都愿意用多一点的爱去发掘属于他们的光辉,这也许就能改变学生一生的人生轨迹”,林老师朴实的话语,感动学生的同时,更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辅导员。

直面生活,她成就“榜样的力量”

不论是24年的辅导员生涯,还是12年的就业引导路,林老师永远是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那个人,这其间的动力,不仅源于林老师对这份工作的认同,更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林玲老师有一双儿女,乍听之下这是天伦之乐,但熟悉林老师的人却知道,她的女儿有先天性残疾,时刻需要照顾,而林老师的先生在数年前因为突发疾病离世,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辛苦,可林老师却一直心存感激。在她看来,因为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她比旁人更感受到了关心、关怀的温暖,也享受到了比旁人更多的帮助和照顾,这样乐观的心态,不仅让林老师自己充满正能量,也让她有更大的动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去带给学生更多的正面引导。

她一直告诉自己,生活不可能像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若把生活看成一种刁难,那我们终会败下阵来,但若把生活当成一种雕刻,我们总能胜出。我坚信,生活中的磨练只会让我用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能量来回应生活对我的考验,而这种爱,更可以延伸到我的学生身上。”这是林老师的生活态度,也是她的工作信条,她理解每个学生对于进步的渴望,也更加明白每个孩子对于每个家庭的意义。林玲老师在学生工作岗位上二十余年的坚守,靠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大爱,更是对生活的不屈不挠,她坚信,她和她的学生都不会被生活所打倒,她也可以与她的学生一起,做得更好!

回首林老师24年的学生工作历程,她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与“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这个称号有关,这个称号让林老师收获了一份足以为傲的事业和一群值得付出真心的学生、战友、伙伴,更让她周围的同事、她带过的学生见证了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