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新闻 >> 正文

第二课堂|十柱昭文明,薪火续希魂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10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6日,武汉晴川学院 “锦绣黔程”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寻根之旅:他们走进彝族文化博物馆,在文物与史料中触摸民族记忆;流连十月太阳历广场,于古老历法的智慧里感受时光流转。在这场沉浸式体验中,团队成员一步步深入,探寻彝族先祖希慕遮文化深处那沉甸甸的精神内核。

彝族博物馆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让同学们久久驻足。外墙雕刻的彝文典籍《宇宙人文论》,鲜活呈现了宇宙起源、人及万物诞生、日月运行、历法推算等古老智慧。馆内设有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文化传承四大展区,与《宇宙人文论》的精神内核形成巧妙呼应。同学们细细研读外墙的《宇宙人文论》,对彝族文化深处的精神内涵油然而生敬畏。观摩间,大家不时举起镜头,将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定格,以行动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添一份力。

实践团成员踏入太阳历广场,在光影流转间探寻彝族先民沉淀千年的文化智慧。十根神柱依彝族十月太阳历而立,分别为天神柱、火神柱、葫芦神柱、竹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龙神柱、鹰神柱,羊神柱。图腾柱不仅是信仰象征,更藏着先民的天文智慧。通过竹神柱影定“夏至”、太阳神柱影辨“春秋分”,这套比公历更精准的历法,曾指导农耕作息,如今在广场上成为活态的文明见证。

对于彝族祖先希慕遮文化,同学们更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学习和感悟。通过与当地文旅宣传大使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彝族祖先的动人传说和英雄事迹。大家决定用文字与镜头记录下这些故事,让彝族祖先的精神得以传承。实践团队在一直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专注于文化学习和记录,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学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此次实践活动的点滴,让更多人关注到彝族文化不同角度的美。

对于彝族祖先希慕遮文化,同学们更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学习和感悟。通过与当地文旅宣传大使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彝族祖先的动人传说和英雄事迹。大家决定用文字与镜头记录下这些故事,让彝族祖先的精神得以传承。实践团队在一直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专注于文化学习和记录,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学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此次实践活动的点滴,让更多人关注到彝族文化不同角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