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晨光为东流司小学披上一层金色,香樟树梢的蝉鸣与乡间微风交织,传递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操场上,彩虹筑梦实践团队的旗帜与五星红旗在风中交相辉映。值此七七事变88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意义深远的纪念活动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土地上展开,旨在将历史的种子播撒于少年心田。

郭庆老师与韩伟老师神情庄重地立于讲台前,为学生们展开历史的画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划破了北平夏夜的宁静,日本侵略者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值此民族存亡关头,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誓死捍卫民族尊严。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如嘹亮的号角,激荡起四万万同胞救亡图存的澎湃热血,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象征。

“同学们,你们会唱国歌吗?”韩老师轻声询问。教室里举手者寥寥,部分孩子低下头,或面露茫然。更令人深思的是,当歌词呈现于黑板时,几位低年级学生甚至无法完全识读。
郭老师微笑着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并亲切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国歌的作曲者和作词者?”答案各异,有答军人,有答中国人。郭老师肯定了大家的思路:“方向对了。作词者是田汉,作曲者是聂耳”孩子们的笑声缓解了课堂的紧张。韩老师随即补充相关知识,课堂氛围逐渐活跃。

“现在,我们逐句诵读,好吗?”郭老师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起初,孩子们的诵读声细弱而断续,如同涓涓细流。然而,诵读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声浪渐强,孩子们脸颊泛红,情绪激昂。在两位老师逐字逐句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完成了从生涩认读到饱含深情诵读的蜕变。

“起来!起来!起来!”三声叠起的呼唤如浪潮奔涌,稚嫩的童声中竟迸发出铿锵的力量。那位起初未能完全识读歌词的小女孩,此刻站姿笔挺,手指紧攥衣角,却将每一个字都唱得清晰嘹亮。
此刻,历史与现实在此刻重叠。八十年前的烽火硝烟与今日的和平安宁,先辈的浴血牺牲与少年的庄重承诺,在雄壮的国歌旋律中交织共鸣。孩子们或许尚未完全领悟“强国有我”的千钧重担,但他们的胸膛里,一种深沉的情感正随着激昂的旋律澎湃激荡。

爱国从不是假大空的口号,而是彩虹筑梦实践团队脚踏实地的征程——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蝉鸣里开启的这趟支教旅程,知识与热爱并行。愿孩子们在课堂里收获成长,让乡村教育因这份热忱,绽放更多光彩,我们也将继续以爱为舟,载梦前行,共赴美好教育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