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思政教育 >> 正文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武汉晴川学院“抗疫”志愿者优秀事迹专题报道(三)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5-28 [来源]: [浏览次数]:

陈涛,男,共青团员,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703班学生。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大学生,在得知雷神山医院建设需要大量援建工人时,本已回家的他迅速收拾行装,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了雷神山医院的援建。

作一名在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在听到这一场疫情席卷全国而武汉恰是疫情中心点时,我便希望可以去到一线,为国家也为这座我所热爱的城市做点什么。正当我踌躇之际,一条朋友圈点燃了我的斗志,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建起一座医院来集中收治病人,所以需要一大批援建工人。于是我在和父母简单的商量之后,便毅然决然的报了名。简单的收拾行李过后,我便和同行的志愿者们一起前往武汉,投身于雷神山医院的援建工作中。虽然此行有一定的风险,但纵使前路荆棘,我也会披荆斩棘,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纵使大雪厚积,我也定要前往。 


128日,我跟着一行人一起出发去武汉,一路上经过重重关卡,反复测量体温,登记基本信息。经过一路的询问和检查,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个曾经见证过世界军人奇迹的地方——军运村。由于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那天我们一直到凌晨才安顿下来,拿到了统一下发的泡面。我感叹这个昔日繁华的都市变得寂寥无人,物是人非。但我更感动的是在这个危急时刻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不顾一切的奔向武汉,他们是医护人员,是志愿者,是援建工人,是报道记者,我很有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很快,我便投身到了援建的工作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工作是7天抢修护士楼,因为在病人住进来之前,必须要让医护人员先住进来,所以我的第一个具体任务就是抢修护士楼,要让住进来的医护人员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经常加班,有时连着上班十几个小时,甚至是通宵加班,曾一度累到排队吃饭站着睡着的地步。

我们所做的这些都只是为了与时间赛跑,希望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护士楼的建设工作。在现场,我看到一位老人为了赶工期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简单的寒暄之后才知道他年近古稀,这本该是在家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他却愿意为了能让国家早日渡过难关而努力着。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并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苦很累,他说这是他应该担起的责任,我不禁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也更加庆幸自己来了。

当所有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护士楼很快就完工了,而我也投入到下一个项目的建设中去了。

接下来就是要修建病房了,而我负责的主要是电路、电线和通电工作。我不得不感叹大国速度,一座座的病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他们仿佛都富有了生命力,不再只是一座座空洞的病房,而是人们生的希望,是照亮明天希望的光。在病房里,有一根管子是连接外界和病区的,所以必须把它密封好,不然病毒就有可能随着空气传播。去进行这个密封工作其实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因为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在援建的人之中,我算是年轻的,抵抗力也比其他人稍强,所以我就自愿报名去病房顶上进行密封工作。害怕固然有,但是想到有很多年龄比我还小的护士们天天跟病人密切接触,心中的担忧便也少了一半。

在雷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之后,陆续有病人入住,医院需要有一批抵抗力好的人进入病房内进行维修工作,我有过害怕也有过退缩。但是当我看到年龄比我还小的护士冲在一线的身影,看到不断从全国各地飞来支援的医生们奔走的背影,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去到病房里做维修工作。在进到病房之前,雷神山医院院长亲自前来给我们进行安全工作指导,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情况下安全都是第一位,要做好防护更要注意每日自查,将自身的危险指数降到最低,才能早日迎接胜利的曙光。

在病房维修,每天都要穿三套防护服工作四五个小时,脱下防护服后身上都是被闷出的红印子,还要戴护目镜,眼镜上经常起雾看不清楚任何东西。有一次在病房维修装灯,因为要借助于工具才可以够得着,并房里的病人说:“你们可以踩一下床板但是要把床单掀起来一下,虽然我们快要出院了,但是也有可能别人还要来住啊,要把好条件健康干净的环境留给别人。”听到病人这么说,我感觉在这一场疫情中,生命既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在病毒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脆弱的,但是在抗击疫情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顽强的。

48日,武汉重新按下播放键,人们也可以逐渐放下心中的担忧。410号,我完成了为期74天的援建活动,随后进行了集中隔离。在这个过程之中,我看到了人民的团结,国家的强大以及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