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引导学生在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暑期,各学院以《武汉晴川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暂行办法》为依据,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支部书记讲微党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大别山红色革命精神,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此次大别山革命老区参观见学的过程中,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韩东老师、韩伟老师、戴君老师结合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革命故事,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且生动鲜活的党课。
唤起工农千百万
1929年立夏节起义成功后,为巩固红色政权,红32师创办了这所小学。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由共产党员、六区一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教师也多由红军战士担任。学生在这里学习文化、政治、军事,参加劳动,站岗放哨,开展政治宣传活动。红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副师长漆德玮、参谋长漆海峰等都曾担任兼职教师,六区一乡列宁小学培养出了一大批红军骨干力量。列宁小学是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队员们在这里深刻认识到了革命时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革命先辈们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
戴君老师为党员同志们介绍了金寨县列宁小学。强调这所学校不仅具有深厚红色历史背景,还是中国革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年代发挥关键作用,培养众多人才。从历史、教育、文化等意义深入讲解,让党员们学到其重大贡献和价值,深受启发,坚定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追忆烽火岁月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行动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他们在大别山地区艰苦作战,为其他战场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韩东老师以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分别是“何时挺进大别山”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细致阐释了1947年挺进大别山的背景、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通过回顾实践过程中路途的崎岖,强调了革命斗争的艰苦性。韩东老师进而提炼出:实践活动整体上是积极的,但需要每位成员深入体验、自我反省。结语中,韩东老师向学生党员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身处现今的和平时代,若需为国家征战,乃至牺牲,你能否义无反顾?若不能为国捐躯,你又能为国家贡献何种力量?这正是每一位学生党员应深思的重大课题。
天翻地覆慨而慷
一方沃土,一座红村,箪食所至,皆是文化。位于金寨县的大湾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景区内红色遗址众多,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汪家祖宅、汪家老屋、汪氏宗祠、王家老屋等一批红色遗址。此外,大湾还有着1500亩茶园,在浓浓的茶香中,我们缓缓走进这芳华岁月,感受红色氤氲下的发展之路。
韩伟老师在介绍大湾村脱贫攻坚的“致胜法宝”时讲到:大湾村之所以能够脱贫攻坚,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我党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取得成功。同时,我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这也是党始终能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薪火传递”坚定逐梦
支部书记讲述微党课,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薪火传递”党员实践团通过微党课的形式,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党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党员们可以就爱国主义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感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将在追求未来时,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并将这些融入日常点滴,以昂扬姿态提升自我,让“朴诚勇毅”的传统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让“晴川人”坚定逐梦高质量发展!